儋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
传染病防控

防控提醒

警惕手足口,护幼成长!
来源: 发布日期:2024-02-02 浏览量:382 次

什么是手足口病?



手足口病(HFMD)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,以婴幼儿发病为主。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 71 型(EV71)和 A 组柯萨奇病毒(CoxA)、埃可病毒(Echo)的某些血清型。EV71 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。

图片


肠道病毒传染性强、传播途径复杂、传播速度快,在学校、幼托机构等儿童集中场所易引起暴发或流行。潜伏期一般为2~10天,平均3~5天,病程一般为7-10天

 主要症状


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急性起病,以发热和手、足、口腔或咽峡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;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、腹泻等症状;

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、脑炎、急性弛缓性麻痹、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;

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,易发生死亡。

图片

图片


易感性人群


人群普遍易感,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,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,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

感染后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,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,但不同血清型间没有交叉保护,同一儿童可在一段时间内感染不同型别的肠道病毒 

传播途径


消化道:粪-口传播;

呼吸道:咽喉分泌物、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;

密切接触(主要途径):通过唾液、疱疹液、粪便等污染的手、毛巾、牙杯、玩具、食具以及床上用品、衣物等;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,亦可经水感染。

图片图片


如何预防手足口病?



图片


预防接种:目前唯一用于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为EV-71灭活疫苗,建议儿童应按时进行计划免疫接种。

勤洗手,注意清洁尤其是儿童,在饭前便后、外出回家后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来消毒洗手的习惯,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个人物品;

多通风在教室、活动室、宿舍、厕所等公共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,并定期对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;对玩具、儿童个人卫生用具(水杯、毛巾等)、餐具等物品进行晾晒清洗或消毒;

吃熟食:教育孩子不要吃生冷及来源不明、不安全的食物,避免病从口入;

勤锻炼运动会给身体内的组织输送氧气和营养,定期锻炼会帮助心脏、血管的血液循环更有效地运转,增强体质,能有效抗病。

做好监护儿童出现发热、出疹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,根据医生建议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,患病儿童应居家隔离至康复后一周。